民政部关于印发国务委员李贵鲜和多吉才让部长、杨衍银副部长在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2024-04-18 3810
核心提示:民事发[1997]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1997年6月3日至5日,我部在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第二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的成绩、经验、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指
民事发[1997]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 1997年6月3日至5日,我部在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第二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的成绩、经验、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对于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国务委员李贵鲜在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多吉才让部长《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殡葬事业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和杨衍银副部长的会议总结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委员李贵鲜在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上讲话 1997年6月5日 同志们: 民政部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经验,研究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表彰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多吉才让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会议开得很好。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殡葬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火化率逐年增长,丧俗改革日益深入人心,在大中城市,实行火葬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有8个省、直辖市普及火葬。广大民政干部和殡仪职工在推行火葬、倡导丧事文明简办、树立丧葬新风尚、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广大殡仪职工克服世俗偏见,发扬孺子牛精神,默默地无私奉献,涌现出大量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殡葬改革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向辛勤工作在殡葬工作第一线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殡葬改革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 殡葬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它有利于破除封建迷信,革旧俗,树新风,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有利于克服乱埋乱葬陋习,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倡导尊老敬老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有利于群众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生产和生活,减轻群众的负担。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并切实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把殡葬工作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的目标管理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要逐步增加殡葬事业费的投入。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殡葬业是特殊行业,现在,殡仪职工的社会地位虽有所提高,但社会偏见并没有完全消除,各级政府在政治上生活上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社会各界应该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新生和支持。 二、发挥党员和干部的带头作用,发动和依靠群众自觉实行殡葬改革 殡葬改革是我们党倡导并要求共产党员带头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40多年来,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在去世后实行火葬。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逝世后,根据他生前的嘱托,不保留骨灰,捐献角膜,遗体解剖供医学研究,丧事从简,充分表现了小平同志把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党和人民的崇高风范。多年来,广大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带头在出世后实行火葬,丧事简办,带动了群众。实践证明:哪个地区的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殡葬改革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哪个地区的群众就会跟上来,殡葬工作就搞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要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群众的丧葬方式和丧葬行为进行引导、示范,做出榜样。殡葬改革涉及千家万户,要把这项改革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把国家的殡葬法规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还必须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移风易俗的社会风气。要把殡葬改革纳入当地群众性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通过各种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地抵制封建迷信和腐配思想的影响,自觉自愿地实行殡葬改革。要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和红白事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通过基层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把殡葬改革继续推向前进。 三、依法强化管理,加大社会行政管理力度 要把殡葬改革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必须进一步加强殡葬法规建设,逐步把殡葬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民政部门要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加大社会行政管理力度。加强管理要突出重点,要针对公墓建设和管理的混乱状况,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清理整顿工作。要健全殡葬管理体系,建立一支殡葬管理专业队伍。坚决制止违反国家殡葬法规的行为,制止丧葬中的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使殡葬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志们,今年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再过26天,我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今年还将召开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这是举也瞩目的两件大事。我们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努力做好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和党的十五大的召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多吉才让部长在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上关于《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殡葬事业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的报告 1997年6月3日 同志位: 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是在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召开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第二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取得的成绩、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殡葬事业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第二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殡葬工作的回顾 自1989年召开第二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至今的8年中,我国的殡葬工作紧密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认真贯彻落实保护土地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后,殡葬工作日益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及社会的关注,加大了殡葬改革力度,加速了殡葬事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各地坚持以推行火葬为殡葬改革的主攻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火葬的普遍开展,促进了火化率的提高。山东、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上海等八省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火葬的普及。安徽、河北等地,在工作中做以了领导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采取城乡整体推进的做法,使长期停滞不前的推行火葬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989年到1996年底,全国共火化遗体1891万多具,其中1996年火化遗体282万具,火化率达到36,提前实现了民政部确定的2000年的发展目标。 各地因地制宜努力推行骨灰处理多样化,通过普遍建告骨灰堂、墙、廓、塔等设施寄存骨灰,使骨灰寄存成为骨灰处理的主要形式。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大连等地还开展了骨灰撒海和骨灰植树活动。少占或不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所接受。 在推行火葬的同进,土葬改革也不断地得到重视和加强。各地积极贯彻《全中土葬“八五”计划和今后十年规划》,加强了土葬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全国兴办了10多万个农村公益性遗体公墓和近200个城镇遗体公墓,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地推行了在公墓内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等少占土地的土葬形式,改变了千百年来乱埋乱葬的旧的土葬的形式,初步实现了遗体埋葬公墓化,节约了土葬用地。 针对一个时期以来火葬区乱批乱建公墓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和开展了清理整顿公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建公墓热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得到有效扼制。为治理乱埋乱葬现象,各地积极开展了平坟还田活动。特别是浙江、江苏、河北、山东、福建等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坟还田活动,其声势之大,措施之有力,效果之明显,反响之强烈,都是建国以来所罕见的。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共平掉耕地内和铁路公路两侧等地的旧坟墓一亿多个,扩耕还田100多万亩。 (二)丧俗改革不断深化,文明节俭办丧事已形成社会风尚 各地不断加大丧俗改革的力度,制止丧事中封建迷信活动和大操大办现象,破除丧俗中的陈规陋习,引导人民群众文明节约办丧事。 一是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文明丧葬新风尚。用遗体告别代替发丧送葬,用献花圈代替焚香摆供,用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用鞠躬默哀代替磕头跪拜,用播放哀乐代替吹吹打打、鸣放鞭炮。这些在城市被普遍接受的丧葬形式,正在广大农村逐步推广。山东省通过农村乡镇建立殡信服务站,辽宁省辽阳市通过建立集殡仪服务和丧葬用品管理于一体的殡仪服务中心,不仅为丧主提供了周到的服务,而且规范了人们的丧葬行为,开创了城乡文明办丧事的新模式。 二是加强对红白事理事会等移风易俗群众组织的指导,促使群众在丧俗改革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努力消除丧葬中陈规陋习和相互攀比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提高了人民群众实行丧俗改革的自觉性。目前全国城乡基层共建有红白事理事会42万个,对于制丧事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活动发挥了得要作用。 三是从堵塞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制造、销售源入手,加强了殡葬用品市场的管理,取缔封建迷信用品生产厂,查封摊点,收缴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在一些地方有力地遏制了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江西、山西等省还建立了殡葬设备、用品生产和销售的许可证制度,促进了殡葬市场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需要指出的是,批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头简办丧事,起到了率行长范的作用,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身后捐献角膜,遗体解剖供医学研究,不保留骨灰,丧事从简,表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体现了他彻底唯物主义的精神风范。 (三)殡葬事业的发蓬勃发展,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为了适应推进殡葬改革的需要,各地加快了殡葬事业单位建设的步伐。目前,全国共建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殡葬事业单位2300多个,殡仪职工达3万多人,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特殊服务行业。 等级殡仪馆的评定,极大地促进了殡仪馆的建设和发展。1990年民政部颁布实施《殡仪馆等级标准(试行)》和评定办法后,各地场馆大力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备、设施档次,推进科技进步,增加服务项目。出现了一大批环境公园化,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的殡仪馆。截止目前,全国已评定出48个国家二级殡仪馆,80个国家三级殡仪馆,并评定江西省南昌市殡仪馆为第一个国家一级殡仪馆。 为提高殡葬行业的科技水平和殡仪职工的整体素质,编制颁发了我国第一个《燃油式火化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监测方法》国家标准,成立了国家环保一级网“民政部环境监测中心站”,促使一些厂研制出一批自动化程度高、对环境污染小的火化设备。通过实施《殡仪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引进人才,开展岗位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改变了殡仪行业的人才结构,提高了殡仪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水平。涌现了一大批摒弃社会偏见,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为殡葬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 殡葬事业单位的两个效益显著提高,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殡葬改革,逐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丧事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殡葬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1/3以上的殡葬事业单位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或绿化美化先进单位。1996年,殡葬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达19亿多元,比1990年增长了3.5倍,正在形成民政事业的一个支柱行业,成为民政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四)加强了法规建设,依法管理殡葬的水平有较大提高 8年来,民政部就殡葬改革、殡仪服务、公墓的管理与建设、殡葬设备和丧葬用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制定发布了29个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北京市、四川省人大制定了地方性殡葬管理法规,90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殡葬管理的办法、实施细则等行政规章,绝大多数地(市)、县(市)、乡(镇)制定了殡葬管理的规定。许多地方建立健全了殡葬管理机构,加强了殡葬管理队伍建设,加大了殡葬执法力度,保障了殡葬管理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殡葬改革的顺利推进。 在总结殡葬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殡葬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殡葬改革发展尚不平衡,有的火葬区火化率长期徘徊不前,甚至下滑,个别土葬改革区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一些地方对殡葬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乱建公墓,乱埋乱葬,殡葬设备、用品市场混乱等现象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丧事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法规建设滞后于管理的需要,基层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殡葬服务从总体上看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一些地方殡葬服务设备陈旧落后;对殡仪职工的歧视和社会偏见依然存在,殡仪职工社会地位需进一步提高。 经过8年的实践,各地对殡葬工作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只有紧密围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积极贯彻保护土地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殡葬工作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 2、只有宣传发动群众,用典型教育群众,才能逐步消除落后的丧葬观念对人民群众思想的影响,减少人民群众的思想阻力,提高人民群众实行殡葬改革的自觉性,促进殡葬改革的深入开展。 3、只有把殡葬事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才的素质上来,提高殡仪职工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才能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殡葬事业的快速发展。 4、只有依法强化管理,才能使殡葬工作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顺利推进。 同志们,8年来,殡葬工作的成绩是显著的,经验是丰富的,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解放思想,积极开拓的结果。这充分表明了第二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第十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所制定的殡葬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二、殡葬工作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和发展思想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殡葬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殡葬改革的重要性正日益充分地体现出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要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殡葬改革,正日益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形成有利于殡葬改革的良好社会环境。 ——土地等自然资源匮乏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节约殡葬用地,保护自然环境是殡葬工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丧葬陋俗的回潮,不仅浪费土地,破坏环境,而且加重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大力推行殡葬改革合乎国情,顺乎民意,必然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殡葬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殡仪服务的项目、水平和质量,将提出多样化的更高要求,殡葬事业单位建设将逐步被纳入到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将为改变殡仪服务落后的状况,创造有利的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殡葬事业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增强了市场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将有力地推动殡葬事业单位适应“两个转变”的需要,深化改革,快速发展。 在充分认识殡葬改革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殡葬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由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根深蒂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临着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丧葬陋习一遇适宜气候,便会沉渣泛起,甚至泛滥,这就决定了殡葬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单位和个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置政府行业管理的法规于不顾,涉足殡葬业,干扰殡葬管理的秩序,将加大殡葬改革的难度。 ——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殡葬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依然存在,在一些贫困地区会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的发展,既面临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努力开创殡葬工作的新局面。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为指针,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积极地、有步骤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方针,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发展的基本思想是:治理“三乱”,规范管理,拓展服务,提高水平,加快发展。要抓紧治理乱建公墓、乱埋乱葬和殡葬设备、用品市场混乱的现象,解决当前殡葬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依法规范殡葬管理,切实巩固治乱的成果,使殡葬工作沿着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健康发展;要大力拓展殡仪服务,使殡葬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殡仪服务的需求,为推进殡葬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努力改变殡葬管理粗放和殡仪服务档次低的状况,提高殡葬管理水平和殡仪服务水平;要加快发展,不失时机地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以上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三、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到本世纪末,殡葬工作的奋斗目标是: 殡葬改革与两个文明建设的要相适应。火化率要争取达到40;土葬改革区基本解决乱埋乱葬问题;在全社会逐步树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丧葬新风尚。 殡葬法规和管理体系建设与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从中央到地方殡葬法规要完整配套;行政管理机构逐步健全;红白事理事会的作用切实得到发挥。 殡葬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殡仪馆达到1500个,其中1的殡仪馆建成国家一级馆,10建成二级馆,20建成三级馆。初步建成布局合理、项目较为齐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丧葬消费需求的殡仪服务网络。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大力推进殡葬改革,树立文明的丧葬新风尚 火葬区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推行火葬,努力巩固和提高火化率,大力推进骨灰处理多样化、规范化。推行火葬先进的地区,要保持火化率的稳定,防止下滑。火化率很低,长期徘徊不前的后进地区,要加大推行火葬的力度,到本世纪末力争使火化率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地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力争早日实现火化的基本普及。同时要提高对骨灰处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快骨灰堂等骨灰寄存设施建设,推行少占或不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积极倡导和开展骨灰撒海、骨灰植树等不保留骨灰的更加文明的葬法。 土葬改革区的主要任务是,推行遗体埋葬公墓化,克服乱埋乱葬现象;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由土葬向火葬的转变。要加快建设为土葬服务的殡仪馆、公益性公墓等设施,大力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坟头,因地制宜地推行其他少占土地的土葬形式。对已经占用耕地乱埋乱葬的坟墓,要动员群众将坟墓迁移到公墓内或平地深埋、不留坟头,从而实现耕地无坟化。 无论火葬区还是土葬改革区,都要高度重视丧葬习俗的改革。丧俗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制止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和大操大办,树立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尚。今后丧俗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农村,要以扩大宣传为手段,并辅为以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广大群众更新丧葬观念,破除丧葬陋俗。通过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破除封建迷信;通过树立尊老敬老、厚养薄葬的典型,引导丧事从俭;通过倡导戴白花黑纱、鞠躬默哀等文明祭祀方式,代替披麻戴孝、烧低化钱等陈规陋俗;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止个别党员干部丧事奢办,广收礼金、用公车、出大殡的现象。在广大农村逐步形成文明、健康、节俭办丧事的社会风气。 (二)大力加强殡葬管理改革的需要,切实解决当前殡葬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适应新时期推进殡葬改革的需要,全面加强殡葬管理。当前,尤其是要针对殡葬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加强公墓管理和殡葬设备、用品市场管理,保障我国殡葬改革的健康发展。 1、要清理整顿公墓,大力加强公墓管理 公墓是现阶段处理骨灰(遗体)的一种过渡形式,不是我国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实行火葬的地区出现了乱批乱建公墓的现象,且有蔓延之势,浪费了土地,同时也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清理整顿公墓,进一步强化公墓管理。 (1)要严格控制公墓发展。火葬区要暂停批建公墓,理有公墓的面积不得再扩大,大力推行少占或不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法。土葬区遗体公墓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严禁占用耕地。 (2)要加大清理整顿公墓的力度。兴建公墓,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民政部门审批。对于少数未经审批,符合公墓建设规划,确属当地需要的,要补办审批手续,纳入民政部门的管理。对于未经审批,又违背当地公墓建设规划的,要分别不同情况,采取取缔、迁移、原地封存、停止经营等方式进行清理整顿。对于虽经审批,但擅自扩大墓区面积乱占土地的,在墓区内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的,或利用墓穴(塔位)炒买炒卖的,也要进行清理整顿。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清理整顿措施,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进行专项治理。由于清理整顿公墓比较复杂,涉及有关部门、单位和群众的利益,因此,措施要有力,方法要稳妥,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争取社会各方面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防止出现不稳定因素,保证清理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 (3)要进一步加强现有公墓的建设和管理。要通过建立年度检查制度等措施,对已批准的公墓实行严格的管理。要严格控制墓穴占地面积和墓穴使用年限,提高墓地的使用率。要加强公墓的管理费和绿化费的提取和管理,搞好公墓的绿化美化,增加文化艺术含量,向园林化方向发展。要严禁在公墓内兴建封建迷信设施,从事封建迷信活动。要根据墓地建设成本,并坚持运用价格杠杆抑制社会对公墓需求的原则,合理确定价格,严禁预售、传销墓穴(塔位)和利用墓穴(塔位)炒买炒卖,保护群众的正当权益。 2、要建立殡葬设备、用品生产销售的登记制度,规范和净化殡葬市场 为加强殡葬市场管理,净化殡葬市场,要建立殡葬设备、用品生产、销售由民政部门登记批准的制度。要抓紧建立民政部门殡葬待业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产品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组织对产品的鉴定。今后,凡生产的火化设备,必须经民政部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所有数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凡生产的殡葬设备、用品,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严禁生产、销售封建迷信的殡葬用品。对擅自生产火化设备和殡葬用品的单位,要坚决取缔,依法没收非法所得。对生产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单位,要坚决查处。凡未到民政部门登记批准而生产的殡葬设备、用品,殡仪馆等事业单位不准购买和使用。 (三)加快殡葬事业的发展,努力把殡葬事业单位建成文明的“窗口行业” 殡葬事业单位是为人民群众办理丧事提供服务的“窗口行业”,同时还是推行殡葬改革的主要载体,具有推进殡葬改革,服务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功能,因此,必须加快殡葬事业的发展,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的创建活动,努力把殡葬行业建成文明服务的“窗口行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要根据本地殡葬工作规划和殡葬改革需要,提出殡仪馆、火葬场、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等殡葬设施的数量、布局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要根据规划加快殡葬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逐步建立布局合理,档次有别,功能较为齐全的殡仪服务体系。 要不断提高殡葬事业单位的整体素质。各地要继续大力推行殡仪馆达标上等级活动,逐步调整完善等级殡仪馆的标准,加强殡仪馆规范化建设。今后殡仪馆建设,有条件的要一次规划,一步到位;资金不足的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搬迁或新建的殡仪馆,要按国家等级殡仪馆的标准进行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加快火化机技术改造,逐步使火化设备达到无害化、自动化。 殡葬事业单位必须始终把促进殡葬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自身工作的重要地位,决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牺牲社会效益。要强化内部管理,探索并进一步完善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要寓改革于服务之中,通过殡仪服务规范人们的丧葬行为,并努力创造出更加文明、节俭的丧葬仪式,引导人们的丧葬消费。要认真组织开展殡仪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殡仪服务水平。要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殡仪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促使他们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全心全意为丧主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要关心并帮助解决殡仪职工子女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努力提高殡仪职工的社会地位,调动广大殡仪职工的积极性。 四、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完成殡葬工作的各项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对此,各级民政部门必须满怀信心。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殡葬管理条例》,将对殡葬设施管理、遗体处理和丧事活动管理、殡葬设备与用品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全面加强殡葬管理提供重要的法规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在刚刚发布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肯定了殡葬改革在保护中华民族的生命线中的地位,并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将有力地推动地方各级政府重视、支持及有关部门配合民政部门深化殡葬改革。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殡葬改革的新局面。 (一)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把殡葬工作列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向党政领导多汇报殡葬工作的进展和成绩,多反映殡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提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殡葬工作的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纳入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目标管理之中,把发展殡葬事业列入民办实事的具体工程。同时要争取宣传、土地、工商、公安、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只要党政领导重视、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和配合,就能克服殡葬工作的困难,推进殡葬改革顺利进行。 (二)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殡葬改革落实到基层 人民群众是殡葬改革的主体,改革陈规陋习,最终要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完成。因此,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运用多种宣传舆论工具,向人民群众宣传实行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科学知识,宣传国家殡葬管理的法规和政策,宣传殡葬改革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实行殡葬改革的自觉性。同时通过加强对村(居)民委员会、红白事理事会等基层群众组织活动的指导,把殡葬改革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职工公约的内容之中,引导人民群众在殡葬改革中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推动殡葬管理社会化,促进殡葬改革在基层的落实。 (三)要大力加强殡葬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殡葬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人大的重视与支持,根据《殡葬管理条例》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修订地方性殡葬管理法规;各地(市)、县(市、区)以及农村的乡镇都要制定和完善殡葬管理的规定,从而建立健全上下配套、操作性强的殡葬管理法制体系。要依法强化执法监督工作,努力使殡葬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四)要加强基层殡葬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要切实加强殡葬管理机构的建设,切实履行其管理当地殡葬事宜、殡葬事业单位及殡葬市场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基层殡葬管理所的管理职能,没有殡葬管理所的省(市、区)民政部门要根据当地殡葬改革的需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并配备编制和人员,保证殡葬工作有专人抓,经常抓。同时要加强对基层殡葬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要进一步发展殡葬协会的作用。 (五)要加大投入,推动殡葬事业快速发展 殡葬事业的发展必须有资金保障。殡葬设施建设,特别是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堂的建设经费,要靠地方各级政府财政的投入,这是我们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要在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克服单纯等、靠、要的思想,转变观念,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是要开辟自我发展的道路。殡葬事业单位要在体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扭亏增盈,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要加大民政事业费的投入;三是要主动争取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进一步开辟社会公益事业大家办的资金渠道;四是要合理地、有控制地利用社会资金,大力开拓、开发殡仪服务。 同志们!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提出了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要求。我们的任务艰巨而又光荣,让我们振奋精神,奋发进取,为大力推进殡葬改革,振兴我国的殡葬事业,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而努力奋斗! 杨衍银副部长在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闭墓会上的总结讲话 1997年6月5日 同志们: 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经过与会同志位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今天就要结束了。 国务委员李贵鲜同志、全国政协副主度何鲁丽同志对殡葬工作十分重视,在百忙之中出席了今天的会议,与代表们合影留念,并为先进个人颁奖,使与会代表受到很大的鼓舞。刚才,李贵鲜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从移风易俗,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保护土地,保护中华民族生命线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指出了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对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重视、支持殡葬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民政部门和殡葬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李贵鲜同志的讲话十分重要,对于推进殡葬改革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多吉才让部长作了题为《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殡葬事业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第二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殡葬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刻地分析了殡葬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指导方针、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与会同志紧紧围绕多吉才让部长的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普遍认为:这个报告很好,回顾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很有针对性,提出的任务措施切实可行,确定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殡葬改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同时,大家也对报告提出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大会期间,有16个单位和个人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推进殡葬改革和加快殡葬事业发展的经验和事迹,表彰了一批殡葬改革和加快殡葬事业发展的经验和事迹,表彰了一批殡葬改革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还对几个政策法规性文件稿进行了认真论证。代表们普遍认为,这次会议虽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下面,根据大家讨论时所提出的问题,及大会发言中同志们谈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我再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火化率与骨灰处理必须齐抓并重 推行火葬是我国殡葬改革的核心内容。与传统土葬一次性完成遗体处理方式不同,它包括遗体火化和骨灰处理两个步骤。火化率是推行火葬成绩的重要标志,不提高火化率,推进殡葬改革就无从谈起;骨灰处理是推行火葬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骨灰装棺土葬,乱埋乱葬,推行火化就失去其本来的意义。1956年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火葬,不仅要求实行火化,而且不建坟墓,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节约土地等资源。几十年来,我国在殡葬改革中大力推行火化,火化率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地方推行骨灰处理多样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些地方对骨灰处理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抓得不紧,使乱建公墓和占地建坟有机可乘。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肯定了殡葬改革在保护中华民族生命线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要求。因此,必须明确把保护土地、保护环境置于殡葬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骨灰处理方式纳入推行火葬的重要内容。从当前我国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行少占或不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坚决制止骨灰装棺土葬,引导人们由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转变,从而切实解决骨灰土葬占地问题。 二、在推行葬法改革的同时,要加大丧葬礼俗改革的力度 殡葬改革包括葬法改革和葬礼改革两上部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一方面旧的礼俗是依附于土葬的,大力推行火葬,对礼俗改革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丧葬礼俗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力。几十年来,我国殡葬改革基本上是全面发展的。但礼俗改革相对滞后。有的地方对葬法改革比较重视,推行火化的力度很大,而对丧葬礼俗改革则满足于“倡导”,力度不够。因此,在一些火化率较高的地区,依然存在着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泛滥等不正常现象。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大丧葬礼俗改革的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现象,推进殡葬改革的全面发展。 三、要大力发展殡葬事业 殡葬事业单位是殡葬改革的依托和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一方面,殡葬改革的推进,必须对殡葬事业提出加快发展的要求,对殡葬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殡葬事业的发展又是推进殡葬改革的重要条件。没有火葬场,就无法推行火葬;没有土葬服务设施,土葬改革就寸步难行;不发展殡仪服务,就难以引导规范人民群众的丧葬行为,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目前在一些地区殡仪服务网点少,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丧葬需求,因而加快殡葬事业的发展,已刻不容缓。各地民政部门要增强加快殡葬事业发展的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殡葬事业单位建设的投入,减轻其负担,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尽快改变殡葬事业发展滞后于殡葬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状况。当然,在加快发展问题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四、要切实加强殡葬行业管理 行业管理是我国殡葬管理的重要特征。殡仪服务是社会公益事业,它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丧事服务的同时,还肩负着坚持文明节俭办丧事的原则,规范人们的丧葬行为,引导人们的丧葬消费,促进殡葬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因此,必须由政府实行行业管理,决不能谁都可以建,谁都可以办。特别是殡仪馆、火葬场涉及毁尸灭迹,事关社会安定,即使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由政府负责管理。从近年殡葬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来看,一些单位和个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置国家殡葬管理法规于不顾,非法乱建公墓,形成“公墓热”。有的擅自扩大墓穴面积,浪费了土地资源;有的搞非法传销活动,炒买炒卖,坑害群众,影响了社会安定。这种由于失控而造成的混乱现象,必须坚决纠正,更不能在殡仪馆、火葬场的建设上重演。为了保障殡葬事业健康发展,促进殡葬改革的两个文明建设,各地必须进一步强化殡葬行业管理。殡葬事业单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应主要体现在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中增强市场意识,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深化改革,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殡葬事业发展的新路子。 五、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殡仪服务是社会公益事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必须始终把促进殡葬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自身工作的首位,决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要坚持文明节俭办丧事的原则,通过文明优质的服务,引导、规范人民群众的丧葬行为,要努力创造出更加文明、健康的丧葬仪式以取代那些不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丧葬习俗。要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加强殡仪干部职工的岗位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殡仪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努力把殡葬事业单位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使殡葬行业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行业。经济效益是殡葬事业单位体现良好社会效益和必要条件。要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殡葬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使两个效益同步增长、相得益彰。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要完善、规范殡葬服务市场,大力推进殡葬服务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开拓民政经济新的增长点。要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努力使殡葬单位成为民政经济新的增长点。要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努力使殡葬单位成为民政事业的先进行业,使殡葬经济成为民政和经济的重要支柱。 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是各地回去后,要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特别是李贵鲜国务委员的讲话和多吉才让部长的工作报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抓紧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主动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当好参谋助手,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使殡葬改革纳入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把会议提出的殡葬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要及时向民政系统及殡葬战线的广大职工传达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各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殡葬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把殡葬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三是各地要按照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根据当地的实际,确定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当地殡葬改革存在的突出矛盾的问题,积极地推进殡葬改革。火化率低且长期徘徊的地区,必须加大力度,争取在火化率上实现突破;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暂不适宜推行火葬的地区,必须加大土葬改革的力度,努力实现遗体埋葬公墓化和耕地无坟化;乱埋乱葬、乱建公墓问题严重的地区,要重点进行专项治理;推行火葬比较先进的地区,应把工作重点转到丧葬礼俗改革上来;少数民族地区也要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前提下,加大殡葬改革的力度。各地都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全面推行,开创殡葬改革的新局面。 同志们,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是我国殡葬改革历史上一次跨世纪的盛会,我们要继往开来,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勇于进取,扎实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精神,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