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殡葬变化

   2015-12-07 5190
一、传统的杠业、杠房 近代中国承袭晚清惯例,称殡葬服务行业为杠业,服务机构为杠房。杠房指专为表家承办丧事的店铺。店铺内备有丧车、丧杠、棺罩、仪仗鼓吹、殡仪服饰等物,或租赁或出售,并承办殡葬服务。以土葬为主,丧事取儒佛道相混杂之礼仪。同时,还有专门的棺材铺、寿衣业、冥农铺(出售纸扎冥器、纸钱,或香烛等)。杠房老板根据丧主的服务要求而收取费用,然后临时雇佣杠夫,而杠夫多较固定地受雇于某一杠房。这一模式在城市内较典型,在农村则仍依本宗族及亲朋好友相帮办理丧事的方式(有些农村中也有殡葬服务专业户)。 同时,寺庙也承办丧事,并停厝棺材(一时不能安葬者,则停棺于寺庙中)。如北京解放初,寺庙停灵约3665具,其中以法源寺(400具)、长椿寺(300具)、龙泉寺(300具)等几所为多。 就是说,殡葬行业更多地是一个自发的领域,国家的内忧外患更使历届政府无暇顾及此事。二、近世西方文化的传入与殡葬变化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以船坚炮利的物质优势轰开了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的大门。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的五口通商,中国5个沿海城市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各辟出租界给英人作为通商口岸。随后,各西方列强蜂拥而入,大肆瓜分中国领土,逐步将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他们以文明、民主的绅士派头在中国昂视阔步,使素以老大帝国自负的中国人顿有自惭弗如之汗颜。于是,遂起而效法。与此同时,西方近代文化包括殡葬服务方式也传入,其中对中国殡葬领域影响较大的是殡仪馆、火葬场和公墓的建立。它们使丧事办理走向社会化,并推动了中国火葬葬式的重新兴起。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社会工作逐渐兴起。在工业集中、人口稠密的城市再像古代农业时代那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办理丧事并土葬愈益成为不可能。于是,负责替丧家接运尸体、承办殡葬礼仪及安葬事项的殡仪馆、公墓和火葬场便产生了,以求达到殡葬管理的科学和卫生。这样,与生产走向社会化的同时,殡葬活动也逐步摆脱了旧式的一家一户的独立操作,而进入了社会化操作时期。而且,它与新的葬式(火葬)相联系。传入中国后,它们首先兴起于租界内,后逐渐推广开来。 上海开风气之先。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以来,寓居上海的外侨逐年增多,为解决死有所葬的问题(洋人大体无死后回葬故乡之俗),1844年出现了第一个由外侨(英国人)开办的公共墓地山东路外国公墓。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由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最初的殡葬服务(公墓)设施。1863年,英租界工部局又置地辟八仙桥公墓。 为了管理这些外侨公墓和办理外侨土葬申请手续,1866年2月(同治四年十二月)英租界工部局在卫生处设公墓股。这是在上海租借地内出现的第一个殡葬行业的行政管理机构,殡葬管理关系隶属于租界内的工部局卫生处,内容侧重于卫生管理。 19世纪末年,美国人韦伦斯在上海设立松茂洋行,专理外侨殡殓。由于收费甚高,当时中国人无人问津。这是由洋人经营的第一家殡仪馆。 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殡葬管理隶属于国民党市政府卫生局。到30年代,国民党市政府在江湾开辟新市区,市长对卫生局规定的职事中有承担国人所办公墓的行政管理一项。当时的卫生局直接领导的有市立第一公墓(江湾公墓)、市立万国公墓。这一时期,同国民党市政府鼎立的殡葬管理机构有英租界的工部局卫生处公墓股、法租界公董局的殡葬管理机构(由法驻沪领事馆领导)。3家各自为政,互不相属。这是近代中国政府直接管理殡葬的开始。 1931年,南昌人陶醒予(家摇)以恢复中华传统礼仪为号召,创办中国殡仪馆,这是中国人开设的第一家殡仪馆。 关于火葬,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它受到禁止。自西方文化传入,火葬又被从外输入。1927年,在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开办的静安寺公墓的火葬处安装了上海的第一只煤气火葬炉。这是上海第一处现代意义上的火葬场。(引自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编《上海民政史·殡葬部分》讨论稿,系该处关维常老先生提供。) 在殡葬礼仪上,袁世凯政府于1912年8月17日发布民国《礼制》,规定丧礼为脱帽三鞠躬。尔后历代政府的官方丧礼均遵从之,如1929年南京政府行奉安大典迎葬孙中山先生灵柩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安葬,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去世,丧礼中均用三鞠躬礼。在民间,国内有人急于推行丧事鞠躬礼,但民间难以接受,遭致强烈反对,故民间现仍用叩头礼。这些变化对于推动中国的殡葬改革都起了很好的先导作用。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