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宗教意涵为哪般

   2024-05-19 1470
核心提示:农历新年指中国及其他汉字文化圈地区的农历正月初一,现在一般称为过年、度岁、庆新岁、过春节等。无论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还是在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都会准备十分丰富精美的货物来庆祝这个重要节日。辛苦了一年的人
农历新年指中国及其他汉字文化圈地区的农历正月初一,现在一般称为过年、度岁、庆新岁、过春节等。无论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还是在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都会准备十分丰富精美的货物来庆祝这个重要节日。辛苦了一年的人们纷纷探亲访友、聚会庆贺,无疑会增加对交通、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需求。假日经济已经成为增加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 当然,庆祝农历新年并不只具有消费的功效,还有安慰心灵、休养生息、积聚资本、合理规划、激励生产、扩大合作等诸多的生产性功能。这是因为,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中,通常会包括一系列的宗教活动、宗教仪式,内在地蕴含了宗教伦理、宗教规范,多方面地反映了宗教影响、宗教功能。 传说在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到了西周,春节期间开始有农业庆祝活动。到了汉朝则形成了正式的春节礼仪。可见,春节在起源之时就与早期的部落宗教、神灵崇拜有关。当然,这些崇拜活动又大多服务于人们的经济生活,特别是为了保障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会选择冬尽春至的时节举行庆祝活动。例如,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年字都有谷穗成熟的形象。印度教的日历上最后的节日也是在冬季丰收结束之后,人们相互庆祝开春好运。这是因为古人试图通过这种庆祝仪式来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谢意,并祈求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随着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宗教活动的演变,在春节庆祝活动中增加了多种多样的宗教性活动和仪式,各地也依据自己的崇拜对象,在祭祀中增加了形形色色的神灵。在精神层面,春节就是一个祭神祭祖、捉鬼驱邪的综合性宗教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要祭拜祖先牌位,送灶王爷上天,敬福、禄、寿三星,张贴门神、桃符。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儒、释、道诸神佛都在春节祭拜中占有一席之地,春节时期是中国传统主流宗教信仰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大聚会、大展示。 春节并非一个单纯的假期,其中含有流传久远的宗教内容。当1930年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要求废除农历新年时,遭到了各地民众的强烈抵制,即使当局派警察到关门停业的商店强迫其开门营业,并将元宝茶及供祀的果品捣毁,处以罚金。但到了1934年,国民政府还是被迫停止了强制废除农历新年,要求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 曾经无法强制取消的春节,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却逐渐遭到了轻视。越来越多的人感觉春节变味了、没意思、只是一个长假而已。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大潮中进入城市生活,不再祈求神灵对农业生产的关照,甚至对灶神和祖宗神灵也不寄托希望,现代的春节已将许多宗教性内容过滤掉,转变成了一个娱乐、休闲和增加消费的假期。可以说,春节的神圣性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不能忽视的是,也许春节期间具体的感恩对象变化了,庆祝的仪式改变了,但是春节所蕴含的诸多宗教伦理和规范却仍然具有现代意义。这主要表现在过春节能净化和充实疲惫劳累的心灵,理解和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让人们学会感恩和真诚地祈福,增加与亲友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人们的精神认同、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在提供这些灵性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时候,也许灶王爷会逐步退休,祖先神灵会受到冷落,但财神会继续留任,而且还会增加其他更多的保佑人们平安幸福和心灵充实的神灵。 明白了春节所蕴含的宗教内涵,在今年的2月14日,人们也许就会在过春节与过情人节之间更容易做出抉择,找到平衡;在经济复苏尚不确定的来年,可以从传统文化的深处汲取力量,净化心灵。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